欢迎访问绥化市妇联网站! 今天是2021年01月20日 星期三 绥化天气:14℃-26°C
18日的中国疫情数据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当日中国首次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多地接力“清零”;另一方面,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4例,其中仅北京就有21例。
这引出一个话题:中国如何避免疫情反扑乃至出现“二次暴发”?
出现“二次暴发”的可能性
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卓家同、北京某呼吸内科专家等业内人士1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需要厘清在什么条件下可能出现“二次暴发”,当前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防输入应建立“三道防线”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近日撰文指出,依靠中国强大的公立医院网络,和中国疾控对已知传染性疾病的快速直报体系,“中国‘二次过草地’一定能够成功”。
第一道防线是在口岸,通过体温检测筛查出疑似病例;第二道防线是保证14天隔离,确保追踪到确诊病例;第三道防线是境外人员回到居所以后持续观察。
连日来,国家移民管理局、海关总署、民用航空局和交通运输部等中国多个部门接力,筑牢“防疫阻击线”。比如,境外人员登机之前,国家移民管理局就将其护照和航班信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共享给入境地海关、卫生等部门。又如,海关对所有境外人员实行“三查”,即健康申报查验、体温监测筛查和医学巡查。
如何确保防止疫情反扑?
“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
对于确诊病例“零星反弹”,北京某呼吸内科专家认为既要关注其危害性,也不必太过恐慌。另有学者提醒,全社会需要做好“较长期”有新增病例出现的思想准备,复工复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小规模的疫情反复,不能过于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