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绥化市妇联网站! 今天是2021年04月18日 星期日 绥化天气:14℃-26°C
她叫宓大雁。今年49岁,是长江乡聚宝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作为祖祖辈辈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通过种地能挣到钱,把自己家的日子过起来,是宓大雁这辈子最大的愿望。
早在2017年,宓大雁看到本屯的水稻插完秧后,育苗大棚都闲置了,她感到很可惜。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自己家几栋育苗大棚种上了茄子、柿子、麻椒。由于在水稻大棚里种植蔬菜 不同于其它棚室种植,因怕对下年水稻育苗产生药害,她不敢、也不能喷施农药。除草、除虫全是人工进行。由于没有种菜经验,用工成本就大,等到秋天一算账,根本就没挣到钱,全家人心情很不是滋味,总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回报。
就在这时,乡里的王兴坤乡长得知情况后,多次来到宓大雁家,向她了解大棚蔬菜种植情况,帮她一件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鼓励她说:县委李英男书记提出“百招十万”富民工程,乡里、村里要扶持像你这样的典型,不但让你个人致富,还要让你带动更多的周边妇女姐妹一起致富。当天王乡长就联系县农委、农业中心的领导,给她送来了《百招十万典型书》,《兰西人的致富经》等种植经验书籍。通过学习,宓大雁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2018年开始,她又覆膜移栽,种了1垧地的黏玉米,同时又种了大棚蔬菜4栋,再加上稻田100亩。到秋一算账,光那一垧粘玉米就纯收入5万多,加上棚室蔬菜、水稻收入,全家一年的收入超过了10万元。
今年4月6号,以县委李英男书记为首的各位领导一行,到长江乡检查春耕生产,他们来到宓大雁家,书记说“县里提出的种2垧地黏玉米收入十万元,在你这里找到了答案,你要继续好好干,争取来年更上一层楼”。有了书记的鼓励,有乡党委、政府扶持,宓大雁的底气更足了、干劲更大了。今年她又种植了2垧地的黏玉米,现在已移栽完成,预计7月2号就能上市,纯收入必保达到10万元以上;利用大棚培育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秧苗,销售到呼兰、榆林等地,每棵秧苗能卖到5毛到8毛钱,收入能达到4万元。再加上水稻和甜瓜,宓大雁全家的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